可圈可点初中历史网 ,cooco因你而专业。
有学者认为,二战期间政治领袖们说他们可以从根本上促进人类的发展,至少是促进部分人类的发展,于是他们获得了几乎无限的权力,这就是出现大规模杀戮的主要原因。该学者旨在说明
a.法西斯专政是二战的祸首 b.战争源于领袖掌握权力
c.领袖并不能促进人类发展 d.希特勒是二战的发起者
当大洋彼岸的丘吉尔得知此事件后,高兴得老泪往下淌,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今晚可以睡个好觉了,战争要胜利了!”并且还特意打电话给罗斯福,装着糊涂揣着明白的问这位老兄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材料中“此事件”指
a.日本偷袭珍珠港 b.《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c.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d.诺曼底登陆
世界文明在碰撞交流中互鉴融合,结合所学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彩式构建知识体系。
(1)在完成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导致美国对日本宣战的事件是( )
a.德国进攻苏联 b.德国空袭英国
c.德国突袭波兰 d.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2年德国发动重点进攻,遭到当地军民顽强抵抗,城内外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是战士,处处皆为战场,结果德军损失惨重。次年2月,德国投降。此役改变了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如图所示,该战役发生的地点位于(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纳粹统治下的德国,谎言、恐怖、暴行、战争当道。
材料一 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乌尔姆,父亲是经营不善的犹太小工厂主。在这样一个家庭中,诞生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二战前,爱因斯坦多次参与和平运动,纳粹于1933年查抄了他在柏林的住所,爱因斯坦从此常留美国普林斯顿。
材料二 战争结束了。德国领土又一次在大战后缩水。雅尔塔会议规定苏联获得战前波兰东部领土,波兰则从德国这里得到补偿。波徳边界被西移到奥德—尼斯河一线。此外,苏联获得了柯尼斯堡。
整个德国曾经为保卫第三帝国而奋战。不少德国人直到最后一分钟仍然是希特勒的崇拜者。等他们醒过神来,眼前已经是一片片瓦砾。柏林、汉堡、科隆等大城市都被彻底摧毁。人们只好在地下室和废墟中栖身。
全德国为法西斯战争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据统计,自1939年9月二战爆发以来,德国共有五百五十万人死亡,两百万人以上伤残,一千五百万人流离失所。
根据雅尔塔会议对德国占领的规定,1945年6月5日,苏美英法四国组建了盟国管制委员会。美国、英国和苏联各自占领了一片区域。从美国和英国的占领区中又划分出法占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杨义成著《不可不知的德国史》
(1)据材料一,举出纳粹统治使德国科学家外流的例证。
(2)据材料二,归纳纳粹统治给德国造成了哪些后果?并指出纳粹统治使欧洲陷入了哪场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交战国政府纷纷发表官方文件,声明本国参战的目的是‘保家卫国”保卫自由’,但实际上交战国都各怀鬼胎……此段材料主要说明
a. 产生的影响 b. 战争的规模
c. 爆发的背景 d. 战争的性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导致美国对日本宣战的事件是( )
a.德国进攻苏联
b. 德国空袭英国
c.德国突袭波兰
d.日本偷袭珍珠港
有学者认为,二战期间政治领袖们说他们可以从根本上促进人类的发展,至少是促进部分人类的发展,于是他们获得了几乎无限的权力,这就是出现大规模杀戮的主要原因。该学者旨在说明:( )
a.战争源于领袖掌握权力 b.法西斯专政是二战的祸首
c.领袖并不能促进人类发展 d.希特勒是二战的发起者
1942年7月开始,“苏德两军在此进行了一场对双方而言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象征性的战役……到1943年2月德军投降时,人数已不足最初的一半”。这场战役( )
a.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的破产
b.使德军丧失太平洋战场主动权
c.标志着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d.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
学者们喜欢这样形容德国:“这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考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它是可恶的。”下列能体现德国这两个特点的史实是
二战电影精彩片断:1944年6月,50万盟军官兵集结完毕,等待执行一项危险的命令。对他们来说,这或许就是生命中最后一天。这群盟军官兵要执行的命令是( )
a.从敦刻尔克撤退 b.增援珍珠港
c.保卫中途岛 d.横渡英吉利海峡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军的铁蹄横扫了北欧、西欧和东南欧。但德军这种“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在( )
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诺曼底登陆 d.中途岛海战
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哪个国家发动突然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
a.奥地利 b.捷克斯洛伐克 c.波兰 d.苏联
德国法西斯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不值得为波兰进行战争”,同时又发表声明说:“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英国主要考虑的是( )
a.波兰的灭亡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 b.波兰的独立会破坏欧洲大陆的军事力量平衡
c.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 d.波兰的存亡威胁了英国的安全
它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行者,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它”指的是( )
a.英国 b.德国 c.日本 d.美国
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下列史实不能够验证这一结论的是( )
a.面对分裂势力的挑战,美国通过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
b.面对一战带来的灾难,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
c.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
d.面对幕府统治的危机,日本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丘吉尔说:“(德国)入侵俄国,只不过是入侵不列颠岛的前奏。…… 因此俄国面临的危险就是我们和美国面临的危险。”从中可以看出,英美等国同苏联结成同盟关系的主要原因是( )
a.苏德战场是欧洲的主战场
b.珍珠港事件的促成
c.法西斯是它们的共同敌人
d.它们之间的矛盾已经消除
丘吉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人民以一切可能的援助”。他持这种态度主要是因为( )
a.威胁法西斯德国 b.要欺骗国际舆论
c.英俄面临共同敌人 d.丘吉尔同情苏联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每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召开巴黎和会。操纵和会的英法等大国无视中国提出的收回山东权益等合理要求,还无理地将大战前德国强占山东的特权交给日本继承。这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一场以青年学生为先锋的运动。
材料二: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会议。慕尼黑会议期间,当事国的代表却被拒这于会议之外……。协定签字后,英法代表只向当事国代表宣布了会议结果,并蛮横地声称“这是无权上诉和不能修改的判词”。
(1)材料一中缔结的“和约”指什么?引发的“运动”名称和性质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当事国”指哪个国家?“协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英法代表的做法体现了什么政策?造成了什么恶劣影响?
(3)结合上述材料和史实,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