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圈可点初中历史网 ,cooco因你而专业。
如图为英国在1915年发行的一幅征募新兵的海报,标题为“英国妇女说:去前线吧!”,海报中年迈的母亲、妻子和幼小的孩子透过窗户,望着正在奔赴前线作战的英国士兵们。对此海报分析合理的是
a.是了解一战的一手材料 b.表现士兵们高昂的斗志
c.体现了该战争的正义性 d.表明妇女对战争的重要
史料·方法
(辨析文字史料)
历史事实与历史当事人的言论有时一致,有时因为种种原因与当事人的言论并不一致。历史学习中需要我们辨析。
材料一
①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德皇威廉二世表示“现在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积极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②一战爆发后,俄国快速动员部队,首先攻入东普鲁士。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掀起了反抗殖民压迫争取民族解放的运动。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对德国实行海上封锁,美国同协约国的贸易猛增,而与同盟国的贸易猛跌,几近于无。
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同土耳其政府在巴黎签订和约,将原属土耳其的中东地区划给英国、法国实行殖民“委任统治”,土耳其在欧洲的大部分领土被希腊和意大利瓜分。
(1)请从上述材料中选择能够揭穿部分政治家谎言(或体现真实目的)的史实,对号入座,将序号填入表格相应位置。(序号栏每栏只填选一个序号即可,多选不得分)
(2)根据上表,分别说明20世纪50至60年代美国gdp和失业率所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说明图像史料)
(3)完整准确解释历史图像资料需要关注历史地图与图像的时代背景。请分别为“柏林墙的前世”和“柏林墙的今生”两幅图像增加背景说明。(要求:史实运用准确,陈述逻辑清晰)
1917年7月19日,德国国会以212对126票通过了《和平决议》;在奥匈帝国,1917年11月21日,受人尊敬的、年迈的皇帝费兰西斯·约瑟夫去世,年轻皇帝查理继位,他开始了秘密议和。同样在英国,前外交大臣兰斯多恩侯爵写了一封公开信,预言若不采取某种方法结束冲突,西方文明将崩溃。由此可见,促进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因素是
a.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 b.交战各国发生革命运动
c.同盟国力量受到严重的削弱 d.交战各国厌战情绪高涨
多数历史学家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应由欧洲列强分摊责任,德国不是战争的唯一发动者。以下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德国迅速发展 b.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扩军备战
c.交战国使用了许多新式武器 d.战争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
法国作家巴比斯在《战火》中写到:“(战场上)到处散发着破碎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这段文字描述的被称为“绞肉机”“地狱”“屠场”的战役是( )
a.萨拉托加战役 b.约克镇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索姆河战役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这一事件成为( )
a.一战的开始 b.二战的开始
c.一战的导火索 d.二战的导火索
多数历史学家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应由欧洲列强分摊责任,德国不是战争的唯一发动者。以下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德国迅速发展
b.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扩军备战
c.交战国使用了许多新式武器
d.战争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
下表反映出,一战期间协约国与同盟国的军需品生产量出现了明显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一战交战国军需品生产量(单位:百万吨)
时间 | 1914年9月 | 1917年 | ||
交战国 | 协约国 | 同盟国 | 协约国 | 同盟国 |
生铁 | 16 | 25 | 50 | 15 |
钢 | 16 | 25 | 58 | 16 |
煤 | 346 | 355 | 851 | 340 |
a.意大利转投协约国 b.美国加入战争
c.俄国退出战争 d.德国战败
远离战争、珍爱和平是同学们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最大感悟。下列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b. 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
c. 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d.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1914年至1918年的战争,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的、掠夺的、强盗的)战争。”列宁的这段话评价的是
a. 美国独立战争 b. 美国内战
c.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第二次世界大战
安全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维护国家稳定发展、促进世界和谐进步的前提和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国防安全】
材料一: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戚继光发现浙江金华府义乌县的矿徒“剽悍可用”,于是招募了3000人组成“戚家军”。经过严格训练,操练新阵法,“戚家军”成为一支勇猛善战的劲旅。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戚家军”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组建“戚家军”的目的。
【生命安全】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其残酷的杀戮为主要特点。大约900万人战死,2000多万人受伤,350万人终生残疾。德、俄、法、奥的伤亡人数占全部伤亡人数的66.6%。
——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2)根据材料二,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伤害。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因残害众多生命被形容为“地狱”的战役。
【粮食安全】
材料三:如图
(3)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请你拟定一个合适的标题。
【信息安全】
材料四:社会信息化带给人们便利的生活,也带来种种弊端。它使保护个人隐私变得越来越困难,甚至影响着个人生命财产安全;它让网络成为良莠不齐的各种意见的汇集地,甚至成为个别别有用心的国家、集团或个人利用的工具。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4)根据材料四,概括社会信息化给个人和国家带来的问题。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任选一个角度,谈谈如何保障安全。
法国作家巴比斯在(战火)中写到:“(战场上)到处散落着破碎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这段文字描述了战争的残酷性,请问一战中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的战役是()
a.萨拉托加战役
b.约克镇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索姆河战役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鍺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这一事件成为( )
a.一战的开始
b.二战的开始
c.一战的导火索
d.二战的导火索
“大战历时4年多,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卷入战争……飞机、坦克、毒气首次用于战争……战争期间,双方死伤达3000余万人,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下列说法对上述材料解读有误的是
a.材料描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b.这是一场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
c.科技对人类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d.战争危害巨大,我们要珍爱和平
漫画可以用夸张的形象表达历史内涵。下列选项中对右图漫画表达的历史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a.凡尔登战役成为“绞肉机”、“屠场” 、“ 地狱”
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
c.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d.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败的战车、挂在树木残枝上的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这段文字描写了战争的残酷性。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以惨烈闻名的典型战役是()
a.萨拉托加大捷 b.凡尔登战役 c.萨拉热窝事件 d.大平洋战争
漫画可以用夸张的形象表达历史内涵。下列选项中对如图漫画表达的历史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凡尔登战役成为“绞肉机”、“屠场”、“地狱”
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
c.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d.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
持续时间 | 4年多 |
参与国家 | 30多个 |
死伤人数 | 3000多万 |
经济损失 | 3400多亿美元 |
a.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 b.促进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c.是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 d.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在“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的历史课上,有些同学认为德国是有罪的,而有些同学则主要责备英国和法国,还有些同学说这罪行双方都有份。总的说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应该是
a.德国蓄意发动的侵略战争
b.英法被迫应战的正义战争
c.帝国主义之间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战争
d.塞尔维亚的民族解放战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发生的地点是
a.凡尔登 b.萨拉托加 c.诺曼底 d.萨拉热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