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圈可点初中历史网 ,cooco因你而专业。
听说新版的初一历史教材将岳飞的称谓改为民族英雄之后,黄明同学就着手在现行初中历史教材中寻找“民族英雄”。下列人物中不会被黄明同学列入“民族英雄”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宋应星
d.邓世昌
“完成了中国对外交往从陆路向海路的重大转折,将“和番与取宝'结合在一起……由此东西方商路大开。”该材料评述的是
a.丝绸之路的开辟 b.玄奘西行 c.大运河的开通 d.郑和下西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朝空前强大,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从水路沟通和加强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其影响突破了东亚的范围,远及欧洲和非洲。隋唐时期,对外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可以通往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非许多国家;海路方面可达今天的韩国、日本和波斯湾。唐政府在广州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政府还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在中国居住、任官,和中国人通婚。
宋元时期,与前代相比,中外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宋元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两宋海外贸易超过前代,由于陆路和海路的畅通,中国的创造发明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西方的药物、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朝受到重视。明清时期,一方面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另一方面,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甚至发展成为大规模的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史》(全一册)2003年第1版
材料二:中国的对外贸易,历史悠久。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占有重要地位。这种朝贡贸易,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城珍宝特产的需求。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2)2007年第3版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汉唐至宋元时期,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的相同措施有哪些?
(3)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古代官府控制下对外贸易的最大特点。举出1个符合这一贸易特点的典型事例。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在国际贸易中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史实的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目的是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b.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地中海沿岸和欧洲西海岸
c.明成祖称帝后,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d.从1405年到1433年,先后七次下“西洋”
自1405年起,明代航海家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扩大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1492年,哥伦布率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为两者成功航行提供重要条件和直接帮助的是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指南针 d. 火药
张平同学正在网上下载“张骞、玄奘、郑和”三人的相关资料进行专题学习,下列选项符合该专题题目的是
a. 顽强抗战的民族英雄 b. 开拓新王朝的封建帝王
c. 突出贡献交流使者 d. 辅佐帝王的有功之臣
制作读书摘要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所反映的中央政府加强管辖的地区是
a. 台湾 b. 西藏 c. 新疆 d. 东北
“忆往昔,郑和壮举,美 名远播;看今朝,一带一路,合作共赢。”“郑和壮举”最远到达
a.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b. 印度半岛最南端
c. 非洲西海岸和红海沿岸 d. 阿拉伯半岛最南端
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史实的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目的是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b.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地中海沿岸和欧洲西海岸
c.明成祖称帝后,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d.从1405年到1433年,先后七次下“西洋”
某历史论文提到了“1662年”“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民族英雄”等信息。据此判断该论文重点研究的人物是()
a.郑成功 b.文天祥 c.戚继光 d.忽必烈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b .拜上帝教不符合中国国情
c .在军事策略上的失败
d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2019年黑龙江大庆卷)明代,倭寇经常骚扰中国沿海地区。受命抗击倭寇的英雄人物是
a.戚继光 b.郑和 c.郑成功 d.康熙帝
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芳在课外学习中搜集到如下一组图片。若为这组图片拟一个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a.祖国统一 b.民族团结 c.中外交往 d.抵抗侵略
有这样一副对联“爱国名将,百战不败扫平倭寇之患;民族英雄,八方敬重留传不朽名著”,它反映的是哪位历史人物的事迹
a.岳飞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回顾历史,在古代,中日之间曾有过友好的交流,但也有过冲突。结合下列材料,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海内存知己】
材料一
(1)图1中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些遣唐使回国后,为日本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图2中鉴真东渡发生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他东渡日本后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但愿海波平】
材料二
(3)图3中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是在什么时候?其给沿海人民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图4中为了抗击倭寇而出现的著名军队叫什么?其主帅是谁?其有何功绩?
【一笑泯恩仇】
材料三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在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日关系。我们主张双方应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基础上,不断增进政治互信、扩大各领域的务实合作,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5)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一谈应该如何促进中日关系健康发展。
下列对郑和下西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先后七次下西洋
b、经历了亚、非、欧30多个国家和地区
c、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促进了明朝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诗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下列诗句与史实的对应,正确的是
a.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巨鹿之战
b.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岳飞抗金
c. 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戚继光抗倭
d.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开元盛世
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收集了下面三幅图片进行主题展。据此判断,这次主题展最有可能的主题是
a. 造船技术的进步 b. 中外友好交往之船
c. 世界市场的形成 d. 西方殖民扩张之船
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
张骞通西域 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 郑和下西洋
a.祖国统一 b.民族团结
c.中外交往 d.抵抗侵略
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下列人物的航海活动中较早使用指南针的是 ( )
a.三国时吴国派卫温率船队去夷洲 b.鉴真东渡日本
c.郑和下西洋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