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并进一步扩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英国一位首相在议会演讲中说:“即使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能够对抗国王的权威。屋子可能摇摇欲坠;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也可以淋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过这间破房子的门槛。”后来这段话被人们简化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摘自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依据的法律文件是什么?该法律文件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
材料二:在那个距今(2019年)200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殖民地,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8年,最终赢得了胜利。
(2)材料二“战争”中受命担任大陆军总司令是谁?战争结束后,哪部宪法的制定确立了美国的民主共和制?
材料三: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农奴起义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尼古拉的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把解放农奴当做代替革命的唯一办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据材料三分析,亚历山大二世解放农奴的原因是什么?这一事件对俄国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材料四: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了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4)材料四反映了日本哪一次改革的成果?这次改革后,日本的社会性质有何变化?
(1)《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2)华盛顿;1787年美国宪法。
(3)农奴起义不断;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4)明治维新;由封建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出“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依据的法律文件是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该法律文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治体制。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2)根据材料二内容可知,材料二中的“战争”是指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战争中受命担任大陆军总司令是华盛顿。华盛顿领导的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战争结束后,1787年美国宪法的制定确立了美国的民主共和制。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权。
(3)根据材料三“农奴起义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尼古拉的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把解放农奴当做代替革命的唯一办法。”分析可知,亚历山大二世解放农奴的原因是农奴起义不断。俄国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出现了严重危机,农奴暴动此起彼伏,严重威胁着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为摆脱农奴制危机,沙皇被迫进行了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中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资金,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俄国历史重大的转折点。
(4)根据材料四内容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反映了日本的明治维新的成果。这次改革后,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实行“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等。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北魏建立和统一北方:
鲜卑拓跋氏原来生活在大兴安岭北段,东汉末年向南迁移,逐渐成为塞上的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386年,拓跋珪在各部酋长的拥戴下,建立魏国,史称北魏。公元439年,魏灭北凉,统一了北方。
南北朝:
北魏统一北方后,从439-581年,大约与南朝同一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了少数民族建立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5个政权,历史成为北朝。北朝与南朝长期对峙,合称为南北朝。
公元386年-589年政权的演变:
北魏前期封建化政策的内容、结果和影响: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任用北方士族崔浩、道士寇谦之进行封建化改革。
政治方面:大量任用汉人、相对提高汉人地位。北魏政权中鲜卑贵族势力有所削弱,汉族地主的势力有所增长。
经济方面:与民休息,不断减轻农民的负担。保护了封建农业的发展。这对于一个刚征服中原的游牧民族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文化方面:太武帝下诏书以道教为国教,提出“专以礼度为首”的要求,提倡儒学,建立太学,并要求王宫贵族的子弟到太学学习儒学。
结果:由于崔浩、寇谦在改革的进程中以过于激进的手段进行封建化,导致鲜卑贵族不满,最终被太武帝杀害,改革以失败而告终。
原因和影响: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民族矛盾还没有到达消解的程度,反对派过于强大,参与改革者力量比较弱小。改革成败系于皇帝一念之间,改革派的策略过于激进,也是导致失败的直接原因。他们的改革活动代表了当时历史发展的方向和民族融合的趋势,并留给后人许多启示,也为后来孝文帝的改革提供了基础。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该作品由: 用户zsn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